云视网
2025-04-09 20:30:33
中新网兰州7月13日电(王牧雨)自文字爆发以来,毛笔即是?不可缺少且常见的誊写工具。作为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,出土自甘肃武威市磨嘴子汉墓的“白马作”毛笔,让我们看到,昔人不但用毛笔誊写,还用来当发簪和“尺子”,“一笔三用”的巧思与智慧。
昔人对一支好笔付与“笔之四德”,即“尖、圆、齐、健”四个条件,据甘?肃省博物馆文博馆员马翼欣先容,“白马作”?毛笔尾端非但不圆,反而呈削?尖状,可证实昔人将笔插入发髻,做发簪?之用。
“簪笔,谓以毛装簪头,长五?寸,插在冠前,谓之为笔,言插笔备礼也。”张守节的《史记正义》里有这样的记述,古代天子近臣为了纪录事情利便,会随身携带毛笔,为了墨汁不染脏衣物,将其?潇洒地插在头上,以便随取随用。厥后逐渐?被人们争相?效仿,形成“簪白笔”的民俗h365平台客服。
“‘白马作’毛笔出土时的位置,正在墓主人头部左侧,可作为汉代文职仕宦‘簪笔’之制的印证?。”马翼欣告诉记者,“不但云云,阴刻在笔尾处的‘白马作’三个字也?代表着昔人商品的‘Logo’,可以推测出其时昔人就有了品牌意识。”
《礼记·月令》里纪录“物勒工名,??以考其诚”,汉代仍保存着“物勒工名”的?手工业古板,?据推测“白马作”三个字,则代表该笔为名叫“白马”的工匠或?作坊生产。
“‘物勒工名’是在器物上刻?上生产工匠的名字,最初是为了起到监视质量的作用,这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商品品牌类似。”马翼欣体现,若是商品泛起了质量问题,就可以通过“品牌”去溯源。?
写字的毛笔,又怎样体现?尺子的用法?据甘肃省博物馆解说员赵薇先容,“白马作”毛笔全长23厘米左右,相当于汉代怀抱衡的一尺。
王充在《论衡》中纪录“一尺之?笔”,恰巧与之对应。也说明汉代毛笔制作已有成熟严酷的规范。
“一笔多用”的“白马?作”毛笔,不但体现了昔人的巧思与雅趣,它的出土也体现了汉武帝在河西走廊列四郡,据两关,民富而府库实,经济文化在其时高度昌盛的情形。
?竹制文物很难生涯,这支竹制毛笔怎样得以生涯2000多年直至出土?马翼欣对此诠释称,“白马h365平台客服作”毛笔出土地武威天气干燥,又有沙质土,很是适合木质文物的生涯。甘肃省博物馆也是天下珍藏汉代木质文物数目最多的博物馆之一。
“白马作”毛笔是我国迄今为止发明最早的、制作最优异、从笔杆到笔尖生涯最完整的?毛笔。?“通过这支毛笔,可以让我们看到2000年之前昔人所用毛笔形制,用笔礼仪,以是它是一件当之无愧的国宝。”马翼欣说。(完)
( 编辑:保利·金香槟 )